与老虎相似的面相有哪些 长得像老虎是什么面相图

2023-10-13 08:07:45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 处理。

摘要:人善智而不善力,和动物们比起来人们的力气、灵敏性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尤其是相比一些猛兽来说。那么常见的猛兽有哪些呢?狮子、老虎自然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除此之外还有豹子、熊、猞猁、狼、犀牛、野猪、鬣狗等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走进凶猛的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称霸一方的猛兽吧!老虎简介

虎,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不擅爬树。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

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种类

1、东北虎

在产于黑龙江、吉林东部海拔1000米以下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野

外仅有20只左右。它是体型最大的虎,体长为180-250厘米,尾长100-120厘米

,体重180-350千克。它的毛色最淡,冬季呈现乳黄色,下体胸腹部和四肢内侧

的白色范围较大,身上的黑褐色条纹也较疏较淡,虎尾比较丰满,尾上的毛显得

较为肥大,体毛也特别长,以适应东北的严寒气候。

2、华南虎

体型稍小,体长140-230厘米,尾长80-100厘米,体重140-210千克。体毛较短,显得贴体而平滑,虎尾也不够肥大,但毛色要比东北虎浓艳,呈桔黄色,有时还略带赤色,身上的斑纹也较黑和较宽,体侧还常出现两条上下互相连接而形成的菱形花纹,显得更为清晰美观。

是特有的一个亚种,20世纪50-60年代时,它被当作“害兽”,遭到了毁灭性

的捕杀,如今仅在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等省交界的山区尚残存有不足25只。

3、巴厘虎

体型最小的虎,体重仅90千克,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是身上条纹最多最密

的虎,条纹细密多达100条以上,最后一只巴厘据报导是在1937年被猎杀的,已

经灭绝。

4、印度支那虎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一带,由于多年的战争现仅存1220到1785只野生的。在和马来虎分离后平均体重180千克。

5、马来虎

马来虎在2004年认为是新的老虎亚种,雄性全长约为2.7米,分布在马来岛南

部、马来西亚和泰国境内。以前以为是印支虎,后来才发现它自己是一个亚种。

6、爪哇虎

仅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最后一只目击者报导是在1979年,据信已经灭绝。

7、苏门答腊虎

仅生活在印度尼西亚所属的苏门答腊岛,是现存最小的虎种。颜色深、接近红色、毛短,因此肌肉轮廓明显,非常壮观且“面相”极其凶恶。体重120千克。

8、孟加拉虎

体型仅次于东北虎,体长160-290厘米,尾长90-120厘米,体重160-270千克。

毛色也介于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体毛又短又亮,条纹细长而清晰,虎尾则更为尖细,四肢也显得较长,躯体显得更高。

是存量最多的一种虎,也是现今分布最广的老虎,当年曾是英国殖民者最喜爱的捕猎

对象。

孟加拉虎在漆黑的热带森林中有黑色的变种,不过很稀少。变种有白虎,雪虎,金虎。

9、里海虎

在伊朗,阿富汗,前苏联中亚地区和伊拉克地区和新疆,是仅次于西伯利亚虎和孟加拉虎的第三大虎种,适应荒漠地带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猎食领地范围,据报导最后一只里海虎被发现是在1968年,此后再没有出现过,已经灭绝。

母老虎的面相

狮子简介

狮子简称狮,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也出现于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非洲草原、亚洲印度。在野外狮子活10到14年,圈养下更长寿,一般达二十余年。

种类

1、非洲狮

非洲狮根据分布的区域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南部、北部亚群。

原产地:贝宁、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

可能灭绝:加纳、几内亚

区域性灭绝:科特迪瓦、冈比亚、几内亚比绍、马里、毛里塔尼亚、塞拉利昂、多哥。

2、亚洲狮

曾一度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占据了大部份的西南亚,故其名为“狮子波斯亚种”。亚洲狮现今在野外的数量只有250-350只,都只生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肉食动物,猎物主要是水鹿、花鹿、蓝牛羚、印度瞪羚、野猪及家畜。21世纪初,印度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就是取材自阿育王石柱上的亚洲狮型。

豹子简介

豹,别名金钱豹、花豹、豹虎,拉丁文名Leopard.是猫科豹属的一种动物,在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体积最小。豹的颜色鲜艳,有许多斑点和金黄色的毛皮,故又名金钱豹或花豹。豹可以说是敏捷的猎手,身材矫健,动作灵活,奔跑速度快,平均时速在65公里左右。

种类

1、金钱豹

金钱豹又称豹、银豹子、豹子、文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特征:体态似虎,身长1.6米

以上,体重可达90千克左右。头圆、耳小。全身棕黄而遍布黑褐色金钱花斑,故名。还有一种黑化型个体,通体暗黑褐,细观仍见圆形斑,常被称为墨豹。习性:金钱豹栖息在茂密的森林中,善于跳跃和攀爬,营独居夜行生活。常在林中往返游荡,捕食猿猴、野兔、野鹿和鸟类等,时而还猎食家畜。生性凶猛,甚至可与虎交锋,但一般不伤人。繁殖:繁殖期为冬末春初,孕期约三个月,每胎多为三崽,初生幼体500克左右,约三年性成熟。分布:云南所产的豹,素以毛短绒好、花斑清晰、富有光泽著称,系上等毛皮经济动物。曾经遍布全省各地,但数量锐减,濒临绝迹。

2、史前种类

欧洲豹,分布于欧洲、已灭绝的史前豹类。

熊简介

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8种。

种类

1、大棕熊

包括阿拉斯加棕熊、欧洲和亚洲棕熊、北美西部的灰熊。阿拉斯加棕熊体重可达七百八十公斤,是世界最大的食肉类动物。欧亚的棕熊分布在欧洲及喜马拉亚山以北的亚洲大陆,是童话中常见的动物。北美灰熊是北美洲最危险的动物,由于大量猎杀,存活的已经很少了。棕熊遍布亚、欧、北美三大洲,棕熊体重(1000/100kg)站立时有9英尺,体长2.5m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食肉目动物。而叙利亚棕熊却很小,体重不足90公斤。棕熊一般在100~500公斤。棕熊的胃口可以说是好极了,荤的、素的都爱吃。植物、昆虫、蜂蜜、鱼类,甚至鹿、羊、牛、都能一概吃下。

2、美洲黑熊

是北美洲体型型最小,也是非常普遍的熊。居住在北美森林带和墨西哥。它是爬树高手,常常四处海浪,有时会偷袭家畜。除非受到挑衅,通常不会攻击人类。美洲黑熊分布在加拿大及美国中部和东部的森林,它的身体颜色有很多种,黑色、棕色、灰色、白色都有。美洲黑熊常在6~7月份"娶妻生子",不过等小熊过完一周岁生日后,一家子便各奔东西,熊爸爸、熊妈妈也各自生活,看上去像"离婚"一样,可到了下一年的6~7月份,它们就复婚,重新考虑生育下一代的事。

3、眼镜熊

眼镜熊又叫南美熊、安第斯熊,产于南美北部,是惟一到达南半球的熊种,也是最爱吃植物性食物的一种熊,吃各种果、叶、根、茎,很少吃昆虫,它因眼睛四周有一圈白毛,若起来像戴眼镜而得名。主要靠水果维生。眼镜熊善于登高爬树,通常独自活动,偶以小家庭为单位,共住在一棵大树上。

4、亚洲黑熊

亚洲黑熊又叫狗熊、月熊,还有个俗称叫黑瞎子。分布在东亚和南亚的丛林地区;比美洲黑熊小。它的胸部有道浅色的月弯形标记,颈部的毛通常很长。亚洲黑熊具有攻击性,常会为害牛羊。因为它天生近视,百米之外看不清东西,不过它的耳、鼻灵敏,顺风可闻到半公里以外的气味,能听到300步以外的脚步声。别看它外表愚拙,实际上机警过人。平时黑熊以植物为主食(你一定听过黑瞎子掰苞米的故事),在秋季却大吃昆虫等动物性食品,在体内贮存大量脂肪准备在树洞里冬眠。特长是爬树、游泳。因为眼神不济,所以练就了一身昼夜都行动自如的本领。亚洲黑熊分布于、印度、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国。

5、马来熊

马来熊又叫太阳熊或日熊,分布于印尼、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及南部边陲的热带、亚热带山林中,是熊家族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重只有60公斤。马来熊是爬树高手,多半生活在树上,昼伏夜出,而且没有冬眠的习惯。马来熊主要吃植物果、叶以及昆虫和白蚁。夜间是马来熊的天下,而白天它却会悠闲地躺在树上晒太阳。

6、印度熊

分布在印度和锡兰的丛林。它的毛通常呈黑色,鼻子和舌头都很长,便于挖食昆虫,最喜欢吃蚁或白蚁。印度熊在天寒时会躲入洞穴,但并不冬眠。

7、懒熊

"吸尘器"是对懒熊的嘴部功能的形象比喻。生活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热带森林中的懒熊形象奇特,下唇长而善动,形状像舌头,没有上门牙,嘴可以伸进昆虫藏匿的缝隙中,像吸尘器一样把猎物席卷入口。懒熊的视觉极差,靠嗅觉和听觉活动,所以它选择了夜间出击、白天酣睡的生活作风,于是人称:懒熊。小懒熊常骑在母熊背上来来去去,寸步不离,这种母子感情大大强于其他熊类的母子关系。

8、北极熊